新闻详情

NEWS

全自动血栓弹力图仪应用介绍

  • 浏览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5-03-01

  全自动血栓弹力图仪(Thromboelastography, TEG)是一种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的医疗设备。它通过模拟体内凝血过程,提供全方面的凝血功能分析,广泛应用于手术、创伤、肝移植、心血管疾病等领域。

全自动血栓弹力图仪

  1. 工作原理

  全自动血栓弹力图仪通过检测血液样本在凝固和溶解过程中的物理特性变化,生成血栓弹力图(TEG曲线)。其主要工作原理包括:

  样本加载:将少量全血或血浆样本放入测试杯中。

  凝血激活:加入凝血激活剂(如高岭土、组织因子等)启动凝血过程。

  检测过程:

  测试杯以固定角度旋转,探针插入样本中。

  随着血液凝固,纤维蛋白形成,探针受到的阻力逐渐变大。

  仪器记录阻力变化,生成TEG曲线。

  数据分析:根据TEG曲线计算凝血时间、凝血强度、纤维蛋白溶解等参数。

  2. 主要参数

  TEG曲线提供的关键参数包括:

  R时间(反应时间):从开始检测到凝血启动的时间,反映凝血因子的活性。

  K时间(凝血时间):从凝血启动到达到一定凝血强度的时间,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功能。

  α角(Alpha角):反映纤维蛋白形成的速率。

  MA(很大振幅):反映血凝块的很大强度,与血小板功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相关。

  LY30(30分钟溶解率):反映血凝块在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用于评估纤溶活性。

  3. 设备特点

  全自动化:样本加载、测试、数据分析全程自动化,减少人为误差。

  快速检测: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全方面的凝血功能分析。

  高灵敏度:能够检测凝血和纤溶过程的微小变化。

  多功能性:支持多种检测模式(如普通TEG、快速TEG、肝素酶TEG等)。

  用户友好:操作界面简单,结果直观易读。

  4. 应用领域

  手术室:

  用于评估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凝血状态。

  指导输血和抗凝治疗。

  重症监护室(ICU):

  监测危重患者的凝血功能,预防血栓或出血并发症。

  创伤急救:

  快速评估创伤患者的凝血状态,指导止血和输血治疗。

  肝移植:

  监测肝移植患者的凝血功能,指导术中管理。

  心血管疾病:

  评估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的效果。

  5. 操作流程

  样本采集:采集患者静脉血,使用抗凝管保存。

  样本加载:将血液样本注入测试杯,加入凝血激活剂。

  启动检测:将测试杯放入仪器,启动检测程序。

  数据分析:仪器自动生成TEG曲线并计算参数。

  结果解读:根据TEG参数评估凝血功能,制定治疗方案。

  6. 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提供全方面的凝血功能分析,包括凝血、血小板功能和纤溶活性。

  快速、实时监测凝血状态,指导临床决策。

  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和药物使用,降低医疗成本。

  局限性:

  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设备成本较高,可能限制其在基层医院的普及。

  需要定期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7. 维护与保养

  日常清洁:定期清洁仪器表面和测试杯槽,防止污染。

  定期校准:按照厂家要求进行校准,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更换耗材:定期更换测试杯、探针等耗材,避免影响检测质量。

  故障排查:如遇仪器故障,及时联系厂家或专业维修人员。

  8. 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更准确的数据分析和诊断。

  便携化:开发便携式TEG设备,满足急诊和野外救援需求。

  多功能整合:将TEG与其他检测功能(如血气分析)整合,提供更全方面的患者监测。

  全自动血栓弹力图仪作为一种先进的凝血功能检测设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合理使用和维护,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网址: http://ahjlyl.com/news/199.html
找不到任何内容
安徽健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公司自创建以来以推进医疗临床诊断数字化、智能化及体外检测准确化为宗旨,积极开展准确医疗诊断技术及装备国产化突破性应用,从前期检测诊断到后期智能穿戴康复全周期的医疗器械产品进行产业化研发。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0203号-2